personal article image
personal article imagepersonal article image

+7

personal article image
3天前

好山好水林內鄉記錄簿。

雲林縣史前石器何處去?
在路旁或溪床看到扁平的石頭,平常人會認為是普通的石頭而已,可是受過考古培訓的人員會懷疑是否史前遺址的石器?他會開始找資料同時調查遺物的來源,例如西元1997年,在林內鄉坪頂村因為路砂開採的問題,引起村民的不滿而抗議,當時有一位村民在茶園裡撿到疑似石器的東西,拿到斗六給我看,我馬上到現場查看,發現許多黑陶片與石器,確定是史前遺址,按照文資法通報雲林縣文化局與中央研究院考古組進行搶救,其實在民國六十年代政府有做過一次濁大考古遺址調查工作,但是只做到南投縣,雲林縣根本沒做,很早就直覺坪頂村應該有史前遺址,因為是台地旁邊又有清水溪.濁水溪是台灣史前人類取石頭與陶土很方便的好地方,後來經過正式考古發掘,確定是屬於營埔文化的坪頂遺址年代三千年左右。
#以上石器與陶鈕是當年在地表調查發現的遺物,已經捐贈給學校當教材。記得成功國小旁有增設一間坪頂遺址文物館不知何處去?

#雲林縣林內鄉坪頂史前遺址:
【台灣史前遺址巡禮雲林縣林內坪頂遺址】,學者認為林內鄉坪頂村的「坪頂遺址」係營埔文化盛期的文化類型,年代約(3500-1500)。與此同類型的遺址主要分佈於大肚溪下游至濁水溪中游之間,使用大量打製、磨製石器,並有少量玉製飾品,同時出現儀式性石器。石器中以農業用具為主,並出現大型石鋤、石犁,漁獵工具為輔(如下圖),正顯示其生產型態以農業為主,種植的作物以稻米為主。陶器常見灰黑及灰褐色的夾砂陶,器型變化多,外表可見刺點及圈印、劃痕、貝紋等帶狀紋飾,是台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主要的史前文化。1998年林內鄉坪頂村因為陸砂將在坪頂村後山的開採案引起村民激烈抗爭,剛好發現坪頂史前遺址。當年的剪報可以當作歷史的見證。
雲林縣絕對不是文化沙漠,在荷蘭時代與《清代府志》雲林縣採訪冊文獻都詳細記載雲林縣斗六丘陵地區有柴裡社的史料。
1998年林內鄉坪頂村因為陸砂將在坪頂村後山的開採案引起村民激烈抗爭,有幾位村民到斗六市告訴我,在他們的茶園裡也有許多類似梅林遺址的石器,於是我開車到坪頂村勘查,看到茶園挖出大量的打製石器與黑陶片,還有很特殊的陶蓋鈕,初步研判是屬於營埔文化的史前遺址,馬上依文資法通報文化局.雲科大教授.中央研究院考古隊前來勘查搶救。當時文化局很重視,局長親自帶學者專家到現場勘察,確定是屬於濁水溪.清水溪流域的營埔文化史前遺址,當時引起台灣文化界和媒體的重視,雲林縣也有營埔文化的史前遺址是重大發現。
文化局按照文資法規正式通報中央研究院考古隊來林內鄉坪頂村考古搶救,命名為「林內鄉坪頂遺址」。再度證明雲林縣史前遺址的出現確實都是很意外,當時林內鄉坪頂遺址的出現也是很意外,竟然出現在茶園的土地上,請看當時我與中央研究考古人員和雲林科技大學教授.文化局.台中科博館考古組何主任前來成功國小搶救坪頂遺址的珍貴歷史照片。
#詳細論文請查閱參考的書目:
1、《林內鄉坪頂遺址考古試掘報告》。
2、(照片和剪報取自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留言(0)

avatar